親愛的近來可好?來信與您說明近期人權成果。

健保資料庫案憲法判決的三年修法期限已過,但修法未成,僅公告退出權申請方式。台權會持續追蹤與呼籲,退出權是人民抵制就醫資料強制利用的唯一途徑,應受正視並完備存在已久的法制缺漏。預計設立的個資隱私保障專責機關─個資委員會僅是三級機關,我們認為,個資保護並非限於事故調查,也須保障組織層級和委員組成的獨立性,個資長應由個資委員會任命和管考,而非由各機關自行任用,始能落實個資蒐用的隱私權保障。

緬甸軍政府雖解除緊急狀態,但同步實施戒嚴,軍事攻擊、強迫入伍、拘禁政治犯、拘禁場所的酷刑仍不斷發生。因此,我們要求政府應遵守不遣返原則,勿輕率遣返在台緬甸人民。

「818拆政府」事件12週年之際,訴求廢除區段徵收制度。我們認為,區段徵收並非合作開發,而是形成土地再集中化的逆分配。透過擴大徵收以挹注財源,也違反公平負擔原則。

台權會也聲援全球與本土公民社會,呼籲台灣政府應對加薩人權問題表達關切,停止研議資助加薩地區屯墾區計畫,並投放資源援助加薩地區巴勒斯坦人民。核三重啟公投前,台權會與地球公民基金會共同舉辦核三公投講座,探討公投法律效力與能源政策。本次公投程序匆促,缺乏公共討論,而面對未通過的結果,立法院應優先處理核安三法及核廢選址立法,保障能源安全與公民權利。

聯合聲明|健保資料庫案憲法判決要求尚未達成,盼衛福部、立法院攜手保障資訊自主

今年8月12日為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3號設定的三年修法期限,但涉及的三項修法:《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組織法》、《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草案均尚未通過立法,僅健保署宣布退出權的申請方式。退出權是人民對抗政府強制利用敏感就醫資料做第三方研究的最後一道防線,衛福部應提升退出權行使的可及性,並正視實務上研究可能「繞過當事人同意」的風險。

我們相信大部分的醫師與研究員會遵守醫學研究倫理,然而時至今日,仍有許多錯誤資訊在污名化退出者,誤導民眾的認知。因此,衛福部應積極盤點持有眾多資料集的利用情形,並規劃同意權、退出權的宣導與實踐,落實憲判字之意旨,不要再等到下個判決才消極處理。
閱讀全文

連署|致台灣政府的聯合公開信:勿輕率遣返緬甸人民

台灣移民署目前設有人道措施:允許在台逾期但若返國將面臨生命危險的緬甸人士,提出證明後得以暫緩離境。然而,近日傳出因緬甸軍政府宣布解除緊急狀態,移民署已請外交部評估安全狀況是否改善,並考慮終止該措施,遣返逾期緬甸人。

事實上,軍政府雖解除緊急狀態,同時卻對63個鎮區實施戒嚴,且空襲行動與鎮壓也仍未因此終止。此外,緬甸境內之武裝組織亦持續綁架平民以充當人肉盾牌投入前線,政變至今有超過22,000名政治犯遭恣意拘禁,拘禁處所內酷刑與虐待事件頻傳。由此可見,若台灣強制遣返緬甸人民,將使其面臨酷刑與死亡的高度風險,並牴觸國際法。我們呼籲相關機關應遵守聯合國難民署指引之「不遣返原則」,確保處於危險中的緬甸人不被強制遣返回緬甸,並保障緬甸人民在台享有的基本權利保障與公共服務。
閱讀全文
記者會|呼籲內政部儘速啟動修法 廢除區段徵收

818拆政府事件屆滿12年,當前主流政黨持續拒絕廢除區段徵收制度,四大區段徵收案自救會:台北社子島、桃園綠捷農地、竹北台知園區、竹東二三重埔,及民間團體在8/18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內政部應儘速廢除居段徵收,並強化保障生存與居住權。

航空城案內政部三連敗,確認行政機關恣意將不同意者土地納入徵收屬違法。社子島、桃園綠捷、竹北台知園區及竹東二三重埔等徵收案仍強行推動,造成居民被迫遷、農地流失,凸顯徵收制度背後的財團與政客利益。區段徵收制度限制地主選擇、土地再集中化,違反公平原則,具違憲疑慮。各界呼籲廢除區段徵收,改採協議式開發,並落實土地徵收條例修法,以保障人民生存權與地方文化,避免制度延續造成社會與財產多重損害。
閱讀全文
投書|個資法亟需抓漏,個資會必須與部會平起平坐

在個資的使用上,憲法法庭認定現行制度欠缺獨立監督機制保護個資而有違憲之虞,然而政府欲打算建立的專責機構——個人資料委員會,竟是矮於部會的三級機關,即使能召開跨部門會議,恐怕難以影響二級機關與個資法有所扞格之決策。個資保護機構應為獨立機關,才能在關鍵時刻挑戰危害隱私權的資料蒐用決策,然本次的修正草案中,個資會委員竟有從「有關機關」遴選兼之的規定,明顯未能迴避利益衝突。

此外,本次草案也要求各部會設置個資長,然而卻任由個機關自行任命,形同虛晃,個資長要能夠發揮功效,須由個資會進行任命與管考。否則只是把現行實務做法換個名字,而未能通盤強化獨立監督機制,將無法達到改善個資保護體制的實質修法目的。

閱讀全文
聯合聲明|台灣勿成為巴勒斯坦種族滅絕幫凶,譴責外交部捐助以國屯墾區計畫

今年7月29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特別報告員,譴責以色列政府以「斷水斷糧」的方式,無差別地攻擊加薩飢餓的幼童,已構成《羅馬規定》界定的種族滅絕罪行,且任何為以色列提供資金、支持的企業,也都是在協助以國進行種族滅絕。

與此同時,台灣外交部卻與以色列研議我國對其屯墾區的醫療捐助計畫,這實與賴總統宣示的「台灣以人權立國永不改變」之立場相違。

立法院至今也未對加薩人民受到的人權迫害表示關切,反而部份立委卻成立「台以國會聯誼會」與以色列擴大交流。台灣作為民主國家,應秉持一貫支持人權之立場,外交部應立即停止研議資助計畫、將資金投放於援助巴勒斯坦人民上,臺灣政府也應表達對加薩人權之關切。


閱讀全文
講座|核電、公投與能源轉型—在投票前你該了解的事


核三重啟公投未通過,我們在公投前邀請了本會執行委員徐偉群老師以及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老師,深入剖析核能政策與公投相關議題。

就法律與政策而言,徐偉群老師認為,核三重啟之公投案雖未違憲,然而現行法制對於公投的違憲審查機制尚不完備,可能造成法律灰色地帶。此外,儘管公投生效具有一定程度之拘束力,但台電為私人法人,並無法律義務配合政府重啟核三。

李根政老師則從能源與環境切入,強調核三已進入除役程序,重啟需長時間的技術復原和法規審核過程。此外,台灣欠缺符合歐盟標準之核電條件,且在電網層面上,台灣備轉容量穩定維持6-10%以上,核三停機前日供電僅佔3%,因此核三重啟非能源結構的剛需。在空氣污染上,廢核導致火力全開實為謠言,現今境外及交通污染才是主因。

閱讀全文
台權會募款餐會圓滿落幕,距年度募款目標,仍有超過100萬元的缺口。

台權會募款餐會圓滿落幕!非常感謝來餐會現場一起熱鬧,跟線上捐款支持的各位夥伴。這些年來,若無各位的鼎力支持,台權會絕無可能走到今天。感謝每一位支持者,讓我們做伙打拼! 
然而,我們距離年度募款目標,仍有超過100萬元的缺口。對於幾乎全靠捐款維繫的NGO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人權未竟之處,就是我們努力的所在。我們期許自己永遠做無力者的後盾。也懇請您支持,讓這些努力可以繼續下去。 

▮募款專案
① 倡議專案:以人權為盾,捍衛民主國
② 人權教育:一路向前,人權教育列車行駛中
​③廢死專案:我們承諾協助廢死聯盟募款,希望沒有死刑的那天盡快到來

▮藝術挺人權
今年,也有支持人權工作的畫家,提供作品回饋給捐款人。像是參與刺蔣行動的鄭自才老師;長年關注勞工、原民議題的林大洋老師。

捐款支持我們的工作
《民主之眼》線上前導特映座談會

你是不是曾經好奇,我們引以為傲的民主,是怎麼走到今天?

1987年7月15日,台灣解嚴,單是那年,街頭上有超過1800多次的群眾運動,他們為了環境、勞工、政治各個議題奮力,希望能有更好的台灣。

在那樣風起雲湧的時代,有一群用相機守護街頭的記者,他們的熱情見證了歷史。
這麼多年後,這些攝影家,如何重述定格在相片中的故事?他們又如何重新回望那段歷史?對我們來說,能如何理解這段過往?

《民主之眼》紀錄片,透過 九位臺灣傳奇攝影記者 的鏡頭與口述,回望臺灣最劇烈的民主化轉型年代。9月21日下午,邀請您一起來看《民主之眼》線上前導特映會:我們珍視的民主從何而來,又為什麼需要我們持續共同守護。 

時間|2025/9/21(日)1400-1600
地點|google meet (報名後將寄送連結)
主持|林冠瑜 (podcast 《寶島少年兄》、《烏烏陪你聊》主持人)
與談|鐘宜杰(導演)、涂予尹(台權會會長)、王幼玲(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前自立晚報採訪部)

立即報名
講座|殖民遺毒下的流亡之路:比亞法拉社群的韌性與挑戰

大家是否知道,在台灣其實存在一個鮮少被看見的流亡社群?鮮為人知卻不願被遺忘的國度──比亞法拉。

英國殖民時期刻意挑起的族群對立,以及不顧種族差異的強行劃界,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在1967至1970年的比亞法拉戰爭中,數百萬人死於戰火與飢荒,這場衝突至今仍是非洲死亡人數第二高的戰爭。

然而,壓迫並未隨戰爭結束而停止。奈及利亞政府持續的暴力與歧視,迫使許多比亞法拉人民背負了數代人的創傷,被迫流亡他鄉。部分人輾轉來到台灣尋求庇護,但他們依舊面對重重挑戰──對家鄉的失落與哀悼、教育與醫療等資源的不足、文化差異與歧視,以及艱難的融入過程。

在這些歷程中,台灣究竟扮演什麼角色?我們又該如何回應,並承擔起應有的國際人權責任?

講座時間|2025年10月1日 (三) 19:00-21:00 
地點|台灣人權促進會北部辦公室(100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8號6樓)
講者|Charles Opanwa(the presiding officer of the Biafran Community in Taiwan)
講座以英文進行,並提供有需求者中文口譯
立即報名
人人有人權,代代護台灣 


我們為何需要您的支持?
為維護台灣人權促進會的獨立性,我們不接受政黨補助或捐贈,不承接政府採購案、研究案,也拒絕任何可能影響我們獨立性的經費。我們相信,唯有來自社會大眾的支持,才能真正落實台灣應有的人權價值。因此,我們誠摯邀請您與我們同行,一起守護人權。

我們關注什麼?
我們關注影響民主參與與政治自由的法規,也關心被制度壓迫、處於不利處境的人們。
從威權遺緒的《集會遊行法》到土地開發引發的迫遷,從難民、漁工的制度漏洞到科技帶來的新人權挑戰,我們不僅研究、倡議改革,更努力溝通,讓社會理解並推動改變。

一起捍人權,護台灣
人權改革從來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次次接棒、堅持不放棄。
我們推動十年的健保資料庫案,憲法法庭最終強化隱私權保障;二十年來的難民倡議,讓當事人終於有機會在台工作、就學;桃園航空城迫遷案,居民與律師團共同爭取勝訴;遠洋漁工終於獲得11.4億Wi-Fi建置補助,並贏得美國勞工部支持。這些改變,來自每一位堅持不懈的夥伴。

定期定額,讓人權路走得更穩
我們有台北、高雄兩處辦公室、11位工作夥伴,每年下半年都擔憂資源能否支撐來年的計畫。只要 200 位新夥伴定期定額支持,我們就能穩定 50% 人事支出,讓人權工作不受限。
人權的進步,需要你的加入。請支持台權會,一起守護人權。


謝謝您的支持! 


月捐$1984|【人權立國台灣獨立】 - 回饋品擇一 
月捐$1000|【為實現人權的環境盡力】- 雪坊精品優格 10+1桶
月捐$ 500|【與當事人共護人權】 - 自然農法《山說》茶
月捐$ 350|【深化人權教育】 - 護台灣毛巾

定捐連結:https://www.tahr.org.tw/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reset=1&id=59
-- 
*航空城訴訟律師團由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環境法律人協會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協力

定期定額支持人權
台灣人權促進會是長期致力於倡議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不接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所有經費皆仰賴民間,尤其是小額捐款。
感謝您的訂閱,有您的支持,讓我們的工作更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