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您好,端午已過,近來可好?

台權會倡議已久的個資保護機關與獨立監督機制,在今年迎來關鍵!政府為回應111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指出的法制不足,近期由行政院公告個資三法修法草案,但卻鮮少納入民間團體意見。台權會認為,個資會委員不能從政府機關遴選以確保獨立性,同時制定公務機關違法的禁制令與罰鍰,始能達成個資保護實效。

北市府忽視撤銷社子島環評的判決結果,再度召開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我們認為,市府應撤回現有計畫,重新釐清社子島居民的真實需求,才能務實解決開發面臨的困境。

台權會參與在南韓舉辦的Our Ocean會議,說明遠洋漁工的強迫勞動情況。為落實企業人權責任,應由具勞權專業的主管機關管轄,也須保障漁工享有WI-Fi通訊權利,提供漁工爭取權利的管道。

我們也聲援原住民族與白色恐怖女性受難者。現行《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不僅延續殖民思維的錯誤分類,也造成原住民族間的對立,應依照國際人權公約與憲法法庭判決,將平埔原住民族列入國家規範的原住民族體系之內。

由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辜寬敏基金會等近四十個民間團體共同發起【找回消失的她們・黑臉行動】,以白色恐怖女性受難者潘英雪的經歷轉化為行動,希望捍衛歷史記憶,喚起社會關注,而台權會也參與其中。我們認為,唯有看見女性受難者遭受的壓迫,投入民主鞏固工程,才能破除威權懷舊。

新聞稿|政府違法蒐用個資,個資會8月成立有法可管嗎?

健保資料庫案判決的三項修法已正式進入立法院,包含《個人資料保護法》、《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組織法》、《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草案。呼籲政府在個資三法修法歷程中,應符合憲法判決修法的核心精神,重視資訊自主,促成實質保障。個資會首長至少應特任,且不應由其他機關兼任委員,針對機關違法蒐用個資,應有禁制令及罰鍰限制。除了健保資料外,政府也應規劃社福資料、醫院病歷的法律規範。
閱讀全文
發言稿|反矮化,要原權,未正名台灣原住民族團體聯合記者會

2022年的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審查結論性意見中,10位國際審查委員就高度關注「未正名之台灣原住民族身份地位」。從國際人權公約的角度,很清楚的是,將台灣原住民族區分成三類,這是外來殖民政府錯誤且違反人權的分類。 

而今行政院院會所通過的《平埔原住民族群身份法》草案或中國國民黨鄭天財委員的版本,儘管宣稱是依照2022年憲判字第17號【西拉雅族原住民身分案】判決來立法,但我們認為這樣的特別法立法,不但延續過去外來殖民政權觀點下的錯誤分類框架,甚至會造成台灣原住民族社群之間的分化、矛盾對立與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閱讀全文
聯合新聞稿|蔣萬安別執迷不悟 停開違法公聽會 撤銷生態社子島

台北市政府不顧環評遭法院撤銷,各界及多數社子島居民呼籲市府應重擬社子島計畫,5/14將再度召開第二場次「社子島地區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 第一場次公聽會時社子島自救會提出:「北市府並未提出符合土徵條例要求的事業計畫,會議屬無效」的重大程序瑕疵。但第二場次公聽會會議資料,仍未提出依都市計畫法或其他目的事業機關主管法令所辦理的事業計畫。甚且對於前次會議自救會提出的程序違法問題,未記錄與回應。台權會呼籲市府應撤回生態社子島,重新釐清在地居民需要的公共設施與發展方向,提出能讓居民在禁建五十多年後,有尊嚴地重建家園的替代方案。

閱讀全文
發言稿|2025 Our Ocean - GLJ 場外活動

原本今天也應該現身的台灣最重要的漁工工會 FOSPI-PMFU 代表,卻因為簽證的問題無法參與這次「Our Ocean」的會議,這絕對不是偶然的單一事件。很多在台灣工作的外籍漁工也很容易因為被報復或資方不滿,就任意將漁工解僱導致漁工快速被遣返,這種從國家邊境的管制、到遠洋漁船在海上的孤立無法對外通訊,工人如何有效「發聲」和透過組織實踐工會團結權,就變得更加困難。

最近台權會有機會依照 ILO 的 11 項強迫勞動指標來訪談銪富號和裕順 668 號的漁工,我們從漁工的證言更加確認遠洋漁工的強迫勞動處境。如果台灣政府沒有決心廢除漁工聘僱雙軌制、讓遠洋漁工適用勞動基準法來根本解決這些強迫勞動問題,反而是想要建立漁工薪資代償機制來因應漁工被積欠薪資的問題,這根本無法解決強迫勞動的現況。

閱讀全文
新聞稿《519讓消失的勇敢女性回來》找回消失的她們 黑臉行動

台灣長達四十多年的白色恐怖時期,無數家庭飽受摧殘,傷痕至今未癒。許多受難者及其親屬,在恐懼壓力下噤聲、選擇遺忘,歷史記憶逐漸模糊。令人痛心的是,藍白兩黨近日竟試圖將「519 白色恐怖記憶日」抹去,形同再次傷害曾為民主自由犧牲的前輩與家屬們、未深刻反省白色恐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


為捍衛歷史記憶,喚起社會對白色恐怖女性受難者的關注,台權會加入由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辜寬敏基金會等近四十個民間團體共同發起「找回消失的她們・黑臉行動」,民間團體以身體行動作為歷史訴求,為白色恐怖時期無數被迫噤聲、遭到抹除的女性重現尊嚴。



閱讀全文
人人有人權,代代護台灣 


我們為何需要您的支持?
為維護台灣人權促進會的獨立性,我們不接受政黨補助或捐贈,不承接政府採購案、研究案,也拒絕任何可能影響我們獨立性的經費。我們相信,唯有來自社會大眾的支持,才能真正落實台灣應有的人權價值。因此,我們誠摯邀請您與我們同行,一起守護人權。

我們關注什麼?
我們關注影響民主參與與政治自由的法規,也關心被制度壓迫、處於不利處境的人們。
從威權遺緒的《集會遊行法》到土地開發引發的迫遷,從難民、漁工的制度漏洞到科技帶來的新人權挑戰,我們不僅研究、倡議改革,更努力溝通,讓社會理解並推動改變。

一起捍人權,護台灣
人權改革從來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次次接棒、堅持不放棄。
我們推動十年的健保資料庫案,憲法法庭最終強化隱私權保障;二十年來的難民倡議,讓當事人終於有機會在台工作、就學;桃園航空城迫遷案,居民與律師團共同爭取勝訴;遠洋漁工終於獲得11.4億Wi-Fi建置補助,並贏得美國勞工部支持。這些改變,來自每一位堅持不懈的夥伴。

定期定額,讓人權路走得更穩
我們有台北、高雄兩處辦公室、11位工作夥伴,每年下半年都擔憂資源能否支撐來年的計畫。只要 200 位新夥伴定期定額支持,我們就能穩定 50% 人事支出,讓人權工作不受限。
人權的進步,需要你的加入。請支持台權會,一起守護人權。


謝謝您的支持! 


月捐$1984|【人權立國台灣獨立】 - 回饋品擇一 
月捐$1000|【為實現人權的環境盡力】- 雪坊精品優格 10+1桶
月捐$ 500|【與當事人共護人權】 - 自然農法《山說》茶
月捐$ 350|【深化人權教育】 - 護台灣毛巾

定捐連結:https://www.tahr.org.tw/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reset=1&id=59
-- 
*航空城訴訟律師團由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環境法律人協會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協力

定期定額支持人權
台灣人權促進會是長期致力於倡議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不接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所有經費皆仰賴民間,尤其是小額捐款。
感謝您的訂閱,有您的支持,讓我們的工作更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