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您好,時間來到八月,近來可好?

三天兩夜的高校人權營即將在下禮拜登場,而八月也是健保資料庫案憲法訴訟的修法期限,修法範圍包含個資法、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組織法、全民健保資料管理條例。目前個資會機關層級不足,也未有「隱私衝擊影響評估」。在全民健保資料管理條例草案中,應制定明確規範,保障人民退出權,並明確界定例外適用條件與範圍。

台權會邀請東華大學法律學系范耕維副教授主講科技偵查法評析。范老師指出,科技偵查手段須由法律明確授權,但現今啟動科技偵查的門檻、權利救濟管道仍有疑問。科技偵查法須因應技術發展與基本權利衝突,才能衡平國家偵查需求與憲法保障。

今年也是反課綱運動十週年,當年爭議之一為課綱微調程序黑箱,台權會因而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判決機關應公開部分資訊,但在實際閱覽中仍遭遇諸多阻礙,凸顯行政機關對資訊公開的不熟悉與抗拒。我們認為,《政府資訊公開法》是民主社會保障民眾知情權、參與政治的基石,政府在未來應更積極面對人民的資訊公開請求。

與此同時,台權會持續呼籲台灣政府應盡速推動《難民法》與《禁止酷刑公約及其任擇議定書施行法》,改善外國人收容制度裡過度侵害人權的管理措施。

CNN報導遠洋漁工手指遭壓碎,卻無法即時獲得治療的處境。台權會要求台灣政府與業者勿以少數個案或老調重彈的態度來看待,而是正視整體結構性問題,強制立法規範漁船設置Wi-Fi,保障漁工通訊權與申訴管道,預防與避免強迫勞動持續發生。

側記|個資三法修法座談會

本次修法成立個資保護機關,並同時修訂個資法與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組織法。然而,設置獨立監督機關不代表獨立監督機制已建置完成。目前草案對個資會機關等級的定位不足,若類等為三級機關,將難以對二級機關進行審議、有效監督各部會。此外,雖在各公務機關增設「個資長」,但由機關首長指派,使其無法發揮獨立監督功能。草案中亦未見對「隱私衝擊影響評估」的重視,將此評估納入個資保護程序乃世界趨勢,將影響台灣因應新興的科技挑戰。

至於《全民健保資料管理條例》草案中,未規定如何取得被保險人同意、如何通知個資目的外利用,使個資主體無從行使退出權。且草案中列舉退出權之例外限制恐怕過於寬泛,建議應更明確界定例外適用條件與範圍。
閱讀全文
台灣如何避免在外國人處遇上,成為違反酷刑的溫床?

台灣因缺乏完善庇護制度,以及外國人收容政策中諸多過時不當規範,屢遭質疑違反《禁止酷刑公約》所明定的「不遣返原則」與人道待遇義務。台權會曾接獲陳情,即使當事人即便表明返國恐遭迫害,仍被遣返,反映出台灣沒有啟動庇護程序的制度和窗口。此外,外國人收容制度也有諸多問題,逾期收容被視為預設模式,缺乏替代方案與法律保障,違反將收容視為最後手段的原則。進入收容所後,亦可能遭受單獨戒護、不當使用戒具等違反人權的對待。

為避免成為違反酷刑的加害者,台權會呼籲政府:儘速推動「禁止酷刑公約及其任擇議定書施行法」與《難民法》,同時改善外國人收容管理制度、設置庇護窗口,並加強執法人員人權與庇護相關訓練。
閱讀全文
側記|2024年科技偵查修法評析與展望

去年7月修正公布《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將多項手段納入規範,邁出科技偵查法制化的關鍵一步。但本次修法仍有諸多值得深究之處,例如:對被告啟動科技偵查的標準是否過低?在尚有其他偵查手段的狀況下,能否啟動高科技執法?此外,條文未對司法檢警在偵查過程中所做處分,設有任何救濟途徑,形同放任偵查繞過司法監督,自行決定是否啟用侵害性極高的技術。

形式上法制化的同時,應關注制度是否能回應技術發展帶來的挑戰、正視蘊含的價值衝突與憲政考量。尤其科技偵查是一高度干預人民基本權利的領域,應更審慎衡量國家偵查需求與憲法保障的平衡。在民主法治國家中,程序正義與基本權利保障是所有偵查手段的核心,不應僅以偵查效率為導向。
閱讀全文
反課綱案十年:那年要求政府資訊公開的事

今年是反課綱運動十週年,台權會聲援紀念活動,邀請民眾參與。除紀念行動外,我們也想回顧自反課綱抗爭後持續投入的《政府資訊公開法》訴訟。當年抗爭焦點之一為課綱微調程序黑箱,教育部以「錯字勘誤」名義大幅修改課綱,卻未公開相關會議與決策過程。台權會遂提起行政訴訟,最終法院判決部分資訊應公開,卻在實際閱覽中遭遇阻撓,如資料不完整、限制攜物、現場監控等情況,凸顯行政機關對資訊公開的不熟悉與抗拒。

多年來,台權會也針對疫情資訊、網路個資使用、戶政資料外洩等事件,依據《政府資訊公開法》要求政府揭露資訊。我們強調,《政府資訊公開法》是民主社會保障民眾知情權、參與政治的基石。期待未來政府能更積極面對資訊公開請求,真正落實資訊透明,讓人民理解政府、參與公共事務不再困難。
閱讀全文
CNN聚焦台灣遠洋外籍漁工強迫勞動與海上孤立,台灣應即立法保障漁工海上享有Wi-Fi與工會團結權

台灣的遠洋漁工主要來自印尼與菲律賓,為遠洋漁業創造巨大產值。這個產業一再爆發的強迫勞動嚴重事件,絕非「少數個案」,而是法律制度的不足,使漁工在海上作業時遭受強迫勞動的風險非常高。同時因為不適用勞基法,發生任何意外都無法獲得保障。我們懇請台灣政府,從問題的根源與結構制度面反思應如何改革,避免強迫勞動個案不斷發生。

台權會與多個組織共同呼籲,台灣政府應盡快立法,強制規範所有遠洋漁船裝設Wi-fi設備,確保漁工在海上作業期間的通訊權,保障漁工與家人聯繫、確認薪資狀況、聯繫工會等權利。同時,倡議團體共同推出漁船海上Wi-Fi操作指引,期許政府與業者以漁工勞動人權為基礎,規劃建制所有涉及遠洋漁工勞動人權的制度與法案。

閱讀全文
台權會2025募款餐會

9/6(六)中午,誠摯邀請您與我們共進午餐。

當前,無論是內政或外在情勢,我們所珍視的民主與人權正面臨嚴峻考驗。於內可能是民主化以來前所未見的挑戰,而國際上中國極權的壓力亦日益加劇。

關鍵時刻,我們始終在場。無論是在街頭聲援公民行動,透過研究倡議持續發聲疾呼,或是與國際間同樣在意民主人權發展的的公民社會夥伴交流、協作與聲援。我們的努力,是希望能確保台灣的制度能堅實地面對各方挑戰,持續前進。唯有將人權置於國家發展的核心,台灣才能迎難而上、承受風浪。

謹向您致上最深的謝意。台權會能夠持續從人權的角度發聲與倡議,仰賴的正是您堅定的支持。每年,募款季的收入佔全年開支過半,我們誠摯期待再次獲得您的信任與資助,讓我們能無懼地捍衛人權、持續前行。

財務,確實是我們心頭的壓力,每年的募款季的收入,佔全年開支逾半。您的支持,可以讓我們無懼地捍衛人權、持續前行。我們承諾在重大的人權議題上,全力以赴。

再次謝謝您一路以來的同行與相挺。

餐會資訊
時間|2025年9月6日(六) 11:30 開始入場
地點|晶宴會館日光香頌B2圓環劇場(原晶宴民生館。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8號)

募款專案
① 倡議專案:以人權為盾,捍衛民主國
人權是國家治理的底線,是民主社會的根基
② 人權教育專案:一路向前,人權教育列車行駛中
為台灣這塊土地培養更多人權行動者,並深植人權意識在社會之中
作伙來食中晝
【講座】核電、公投與能源轉型—在投票前你該了解的事

「從 2018 年「以核養綠」、2021 年「核四商轉」,一直到今年 8 月 23 日,台灣社會將再一次走向投票所,決定是否同意重啟位於恆春,目前已正式停機的核三廠。

不過,在你走進投票亭之前,或許你對核電也有一些疑問或擔憂,然而這張只印著兩個選項的公投選票,並不會告訴你更多關於核電與能源的事:
如果公投沒通過,台灣就會如許多人擔憂的「缺電」嗎?若通過了,台灣的能源轉型下一步又在何方?
核電是能源的萬靈藥嗎?空汙和核電,為何常被說是必要的二選一?背後的能源結構、能源轉型的脈絡是什麼?

從民生到國防,能源是與每個公民切身相關的議題。比起影響你的選擇,我們更希望能透過這場講座與您討論台灣能源的困境、實景與未來,誠摯邀請您報名參與!

時 間| 2025/8/11(一)19:00-21:00
講 者|徐偉群(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台權會執行委員)、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
地 點|台權會南部辦公室 ( 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二路157號10樓之4 )
主 辦|台灣人權促進會、地球公民基金會
立即報名
人人有人權,代代護台灣 


我們為何需要您的支持?
為維護台灣人權促進會的獨立性,我們不接受政黨補助或捐贈,不承接政府採購案、研究案,也拒絕任何可能影響我們獨立性的經費。我們相信,唯有來自社會大眾的支持,才能真正落實台灣應有的人權價值。因此,我們誠摯邀請您與我們同行,一起守護人權。

我們關注什麼?
我們關注影響民主參與與政治自由的法規,也關心被制度壓迫、處於不利處境的人們。
從威權遺緒的《集會遊行法》到土地開發引發的迫遷,從難民、漁工的制度漏洞到科技帶來的新人權挑戰,我們不僅研究、倡議改革,更努力溝通,讓社會理解並推動改變。

一起捍人權,護台灣
人權改革從來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次次接棒、堅持不放棄。
我們推動十年的健保資料庫案,憲法法庭最終強化隱私權保障;二十年來的難民倡議,讓當事人終於有機會在台工作、就學;桃園航空城迫遷案,居民與律師團共同爭取勝訴;遠洋漁工終於獲得11.4億Wi-Fi建置補助,並贏得美國勞工部支持。這些改變,來自每一位堅持不懈的夥伴。

定期定額,讓人權路走得更穩
我們有台北、高雄兩處辦公室、11位工作夥伴,每年下半年都擔憂資源能否支撐來年的計畫。只要 200 位新夥伴定期定額支持,我們就能穩定 50% 人事支出,讓人權工作不受限。
人權的進步,需要你的加入。請支持台權會,一起守護人權。


謝謝您的支持! 


月捐$1984|【人權立國台灣獨立】 - 回饋品擇一 
月捐$1000|【為實現人權的環境盡力】- 雪坊精品優格 10+1桶
月捐$ 500|【與當事人共護人權】 - 自然農法《山說》茶
月捐$ 350|【深化人權教育】 - 護台灣毛巾

定捐連結:https://www.tahr.org.tw/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reset=1&id=59
-- 
*航空城訴訟律師團由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環境法律人協會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協力

定期定額支持人權
台灣人權促進會是長期致力於倡議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不接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所有經費皆仰賴民間,尤其是小額捐款。
感謝您的訂閱,有您的支持,讓我們的工作更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