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您好,

2025的第一個上班日,有您跟我們站在一起真好!與您分享2024年末我們的努力。

立法院針對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案的投票結果,最終7位被提名人都未通過;近日《憲法訴訟法》修正,讓憲法法庭面臨癱瘓的危機,傷害人民權利保障的最後防線。我們呼籲朝野儘速亡羊補牢,守護三權分立的民主機制。

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與「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都已在2024年底屆滿。從結構面來說,不同人權行動計畫間的整合與功能為何,是必須面對的挑戰。同時,我們也呼籲政府,應著重改善制度,強化民眾參與,廣泛諮詢利害關係人,儘早在政策討論中納入多元觀點(特別是處境脆弱群體),避免讓人權停留在口頭承諾。我們也將持續倡議第二期的計畫,期盼能更具體落實人權保障。新店瑠公圳案相關的圳頭段文資提報,新北市文化局在12月第二度現勘,邀請大家持續關注本案的發展。

台權會40歲了!2024年透過五場議題論壇:集會遊行、隱私權、庇護機制、居住權與原住民族權利,指認這些議題的未竟之業,我們深知人權工作,是這樣一棒一棒走過來的,再次感謝夥伴們的勉勵。最後,台權會將在農曆年前,在高雄舉辦「集遊權工作坊:上街頭不可不知」報名資訊在電子報末,歡迎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 

新年快樂! 

大法官人選全否決,毀憲政朝野都有責任!

12月24日,立法院針對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案進行投票。三個政黨均以皆以團進團出方式投票,國民黨否決7位被提名人,民眾黨否決6位,民進黨則否決1位。最終,7名被提名人全數未獲57張過半數同意票,均遭否決。這一結果導致憲法法庭面臨癱瘓危機,影響司法核心功能及權力分立體制。

在台灣憲政史上,大法官在推動人權保障中扮演關鍵角色,從釋字第584號工作權保障到釋字第748號同性婚姻合法化等,都對推動基本人權進展致為重要,憲法法庭更是人民權利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此次人事案因政黨鬥爭氛圍而失焦。民進黨未能堅持專業審查原則,黨團發言偏離民主價值;國民黨藉廢死議題操弄民粹,無視專業能力評估;民眾黨則利用審查牟取政治資本,並推動高門檻的《憲法訴訟法》修正,阻礙憲法法庭正常運作。

我們呼籲朝野都應亡羊補牢,首先補提新大法官人選,再接續就總統、行政權、立法權的憲法職權解決甫通過的《憲法訴訟法》對憲政體制的傷害。

閱讀全文
台權會40週年—捍衛人權至今從未退讓 為所有人的自由與尊嚴持續打拼 

台灣從威權統治轉向民主,仍面臨極權威脅,台權會將持續努力,讓世代台灣人在保障人權的環境中成長。以下是我們來年會持續努力的領域:
  1. 戒嚴遺緒未除,集遊法亟待修正:集會遊行法至今未修,執法與現實脫節。
  2. 數位隱私需完善治理:建議增強醫療資料管理及退出權保障,期待每位台灣人能掌控自己的數位資料。
  3. 專案審查與立法持續延宕:移民署「臨時外僑登記證」庇護專案審查遲緩,至今無人取得身分。政府承諾2024年前完成的難民法草案持續延宕。
  4. 遠洋漁工人權需立法保障:遠洋漁工面臨強迫勞動,倡議廢除聘僱雙軌制、適用勞基法,企業人權盡職調查立法。
  5. 土地徵收制度檢討迫在眉:桃園航空城土地徵收案再度勝訴,監察院督促內政部檢討自辦市地重劃制度。
閱讀全文
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2.0何去何從?

經濟部原本應於今年更新已到期的「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並推出「臺灣供應鏈企業尊重人權指引」之政策,但卻雙雙跳票。

儘管已舉辦多場會議並收到具體建議,且草案已備,卻仍未讓政策如期上路,反映行政部門的怠惰。全球供應鏈愈加重視消除強迫勞動與應對人權風險,政策延宕恐對台灣企業造成衝擊,甚至使其自行承擔供應鏈中的人權風險。遠洋漁工的強迫勞動問題尤為嚴重。儘管漁業署推出「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已逾兩年,台灣漁業仍列入美國勞動部的「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勞動部未基於兩公約施行法及ICERD公約意旨,全面保護遠洋漁工,且宣稱的申訴管道因漁工在海上缺乏Wi-Fi而無實際效用。

經濟部應立即更新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並在更新的2.0版中明確承諾制定企業盡職管理/盡職調查法。




閱讀全文
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總體檢

我們與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等夥伴,在世界人權日召開記者會,檢視台灣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2022-2024)》的目標設定與執行情形。

台權會極力關注的幾個議題,進度盤點如下:在反迫遷的層面上,土地整體開發制度(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的問題仍在。庇護機制自移民法修法後實施專案機制,但尚無申請者取得臨時外僑登記證,難民法草案亦未送立法院審議。此外,數位隱私權保障仍欠缺,政府未公開個資保護機構的層級與職權設計。

我們針對第二期國家人權行動計畫提出兩點建議:首先,政府應聚焦結構性問題,優先推動制度面立法與修法;其次,各項行動計畫需強化民眾參與,廣泛諮詢利害關係人,儘早將多元觀點納入政策討論,避免停留在口頭承諾,未有實質進展
閱讀更多
瑠公圳暫定文化景觀罕見二次現勘 呼籲新北市府秉持專業儘速登錄

新北市文史學會領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提報瑠公圳圳頭段為文化景觀,新北市政府已於11月12日進行首次現勘,並列為暫定文化景觀。然而,文化局於12月12日罕見地舉行第二次現勘,且傳出開發商欲拆除重要地景蔡金木宅,引發關注。依《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文化景觀登錄須經現場勘查、公聽會與審議會等程序,確保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

瑠公圳圳頭段作為清朝以來台灣三大圳之一的重要地景,擁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價值,卻因農田水利署管理不善逐漸被破壞。蔡金木宅作為重要的文化樞紐,承載著多代居民的共同記憶,其保存價值應優先於財團利益。


閱讀更多
上街頭不可不知!台權會2025集遊權工作坊

今年你上街抗議過嗎?
你有擔心過在街頭遇到危險或問題嗎?

今年在立法院前的大型集會,展現人民的想法與意志,而在不同社會議題上,有許許多多的行動者持續不懈發起行動。即使現今科技進步、表達意見的管道越來越多元,但集會自由仍被視為典型公民基本權的樣態,當一個國家擁有勇於上街頭表達意見的公民,才能確保民主社會發展。
不論是好奇台灣集遊法制歷史、行動者們的豐富經驗,或是想知道在抗爭現場如何冷靜面對風險,如何發起一個有效的行動,都歡迎這樣的你立刻按下報名連結,聽實務專家們分享成為行動者的必備知識!

日期|2025年1月14日(二)至1月17日(五),四天三夜含住宿
地點|近高雄火車站,錄取後公布
費用|全程免費,保證金1000元,將於活動全程參加後退還
參與對象|預計招收學員24名,以大專院校學生或社會人士為優先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4年1月5日(日)23點59分止

立即報名
活動簡章
人人有人權,代代護台灣 


請你支持,讓台權會的步伐走得更穩  
無論事情有多艱難,只要錯誤的法規制度還在,我們就願意投入努力,想盡辦法讓改變發生。人權工作,是我們熱情的所在,但不諱言「錢」也是我們心頭的重擔。如果你認同台權會努力的方向,請用定期定額支持我們。

台權會目前有台北、高雄兩個辦公室,以及11位工作人員,每到下半年總會擔心今年收支能否平衡,有沒有足夠的資源做來年的工作規劃、要取捨哪些安排。因此,我們希望定期定額能夠負擔50%的人事開支,讓財務更穩定,大約200位新的定捐夥伴支持,就能讓我們的步伐走得更穩。

謝謝您的支持! 


月捐$1984|【人權立國台灣獨立】 - 回饋品擇一 
月捐$1000|【為實現人權的環境盡力】- 雪坊精品優格 10+1桶
月捐$ 500|【與當事人共護人權】 - 自然農法《山說》茶
月捐$ 350|【深化人權教育】 - 護台灣毛巾

定捐連結:https://neti.cc/l7PjpOA  
-- 
*航空城訴訟律師團由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環境法律人協會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協力

定期定額支持人權
台灣人權促進會是長期致力於倡議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不接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所有經費皆仰賴民間,尤其是小額捐款。
感謝您的訂閱,有您的支持,讓我們的工作更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