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接近倒數,來看看台權會本月的倡議成果吧。
在外籍漁工和家事移工的勞動現場,仍然存在著強迫勞動的情況,但無論是今年的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或是移漁工相關法規,勞動部的角色卻始終缺席。我們呼籲,外籍漁工的脆弱處境應被正視,並落實漁工近用法律救濟管道,進而邁向C188公約的權利保障目標。民間團體發起「Wi-Fi Now 漁工勞權立即實現」系列行動,倡議遠洋漁工應擁有在漁船上使用Wi-Fi的權利,能夠使用Wi-Fi不僅是提升勞權,也能作為人權侵害事件的回報工具,而這將促使台灣漁業更為符合國際標準與獲得青睞。南部辦公室從事人權教育推廣業務,在今年暑假期間舉辦三天兩夜的高校人權營,不僅有數位人權、難民、居住權、集會遊行權等議題課程,也介紹台灣社會運動史的脈絡歷程,並透過劇場工作坊,讓參與學員體驗與理解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心境感受。除了高中生營隊之外,每月講座也是南部辦公室的工作重點之一,本次電子報整理出深偽與科技偵查法講座紀錄。司法院為減輕司法負擔,積極建置「生成式語言模型系統」,並預定於第一階段投入「提供帳戶」及「不能安全駕駛」兩種案件使用,9月底即驗收完成。民間團體呼籲司法院,應充分揭露資訊,說明AI生成系統建置、訓練的方式,以及個資保護、生成判決及其監督的機制。尤應加強風險評估,避免複製過往司法系統中已存在的偏見和不平等,並進行社會溝通,確保公眾的知情權,避免司法不信任的風險。

八尺門的辯護人真實上演中,台灣政府何時才能落實外籍移工勞動權益

人口販運類型中的勞力剝削與強迫勞動,已經成為每年美國國務院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台灣部份的主軸,而雖然防制人口販運的主管機關是內政部移民署,但面對包括外籍漁工與家事移工在內的強迫勞動議題,不可能沒有勞動部的事。

令人遺憾的是,今年這場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完全沒有看到勞動部主講相關議題,尤其是議程中有關家事移工與國際勞工組織C188公約這兩項最攸關勞動部權責的場次,勞動部完全缺席。因此,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再次重申,呼籲廢除外籍漁工聘僱雙軌制、勞動部應作為所有外籍漁工的勞動主管機關,並全力解決當前最重要的強迫勞動背後結構性問題。

聯盟也提出下列主張,政府應正視外籍漁工的脆弱處境、落實外籍漁工知的權利、保障外籍漁工法律上申訴的機會、增加外籍漁工法律協助的可及性。從而達到C188公約中所示的勞工權益保障。
閱讀全文
終結遠洋漁工海上強迫勞動有解方? Wi-Fi通訊權立即實現!

由多個台灣與國際團體共同發起的「Wi-Fi Now 漁工勞權立即實現倡議」,自今年二月展開相關倡議行動以來,有些進展與挑戰。團體認為,讓所有遠洋漁工皆能在漁船上使用Wi-Fi,就能進而達到提升勞權、避免海上人權問題,這將使得台灣漁業能更符合國際標準,產品能更受國際品牌青睞,這應該是台灣政府、業者、遠洋漁工、公民社會共同目標與願景。

台權會表示,台灣為全球第二大遠洋捕魚船隊,產值高達30億美金。台灣遠洋漁船估計至少雇用2萬2000多名遠洋漁工,政府應重視民主與透明參與,且其曾承諾透過人權公約保障所有人都應享有基本人權,尤其是數位人權、健康權和和勞權。因此,遠洋漁工也應有尊嚴的勞動條件、以及有權享有Wi-Fi通訊權。此外,政府雖提出「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但遠洋漁工仍然一出海就長達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沒有Wi-Fi通訊。而這樣的處境要如何行使權利?如果無法有系統地知道漁工面對的情況,如何捍衛勞權和人權?

FOSPI也表示,沒有Wi-Fi就無法即時透過通訊解決問題,只能在有網路、電話、或靠岸時回報問題。如果雇主不再需要他們,通常會單方面終止他們的合同,並將漁工驅逐出境,並且在合約剩餘幾個月內不提供任何補償。也可在發生糾紛時,讓工會或人權組織透過通訊聯繫海上的漁工,及時介入處理。
閱讀全文
2023高校人權營學員回饋—高校人權營是在chhòng-siáⁿ (創啥)?

在這個風雨有點多的暑假,一群學生連續三天聚在台權會南辦到底在chhòng-siáⁿ (創啥)?沒錯,今年高校人權營又好評再登場啦!

營隊三天的行程豐富到爆表!學生不只深入學習數位人權、難民、居住權、集會遊行權等人權議題的豐富知識,還有重量級嘉賓來跟同學們分享台灣社會運動的前世今生。此外,透過劇場工作坊,體驗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心境感受,以及親身遊玩台權會設計的數位人權與居住權互動式議題遊戲,走進人權議題核心,以身歷其境的方式認識人權議題。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同學們真誠又可愛的回饋喔!

其實不只高校人權營,台權會持續用各種方式推廣人權教育,包括從2012年開始,在台灣各地舉辦地方人權工作坊,透過人權議題與在地社區連結,讓在地居民可以一同相聚為人權努力。除此之外,持續舉辦定期講座、志工聚會與培訓,讓在地夥伴能夠有更多能量一起為人權工作努力。並且我們也持續研發各種議題教案,透過工作坊與入班宣導,將議題也帶入到校園之中。
閱讀全文
側記|面容現/陷於陌生之中-談深偽犯罪與科技偵查法

台權會於2022年11月,針對當時多起數位性別暴力案件,進而引發社會討論的闕漏,以及針對數位犯罪的科技偵查法,進行深入探討。並在講座中邀請長期關注深偽犯罪的鄭子薇檢查官以及本會專職數位人權議題的周冠汝專員一同與談。

周冠汝專員首先談到台灣以及國際間如何針對科技犯罪所使用的偵查手段,如M化車、解鎖裝置提取資料、間諜軟體、GPS追蹤器...等。然而這些手段也不時傳出侵害人權的疑慮,甚至被政府當作打壓異議人士的有力工具。因此,國際人權團體也提出科技偵查時必須符合必要性與比例原則,不應以打擊犯罪之名持續上調政府權限。

而鄭子薇檢察官指出,目前台灣國內科技犯罪已無法從現行的偵查手段獲得有效證據。例如,現今的通訊軟體,已無法從傳統的調取通聯資料來獲得犯罪證據,而像是Telegram,甚至可以事後刪除所有通訊紀錄來湮滅證據,也無法透過事後偵查手機回復。且由於伺服器在國外,並無法透過司法系統調閱紀錄。這也導致了被害人的正義無法有效伸張。如何保障受害者及嫌疑人的權益不受損,是目前難解的課題。
閱讀全文
AI草擬判決的三大疑問與三大風險。要減輕負擔,也要控制AI風險

據報載,司法院為減輕司法負擔,積極建置「生成式語言模型系統」,並預定於第一階段投入「提供帳戶」及「不能安全駕駛」兩種案件使用,9月底即將驗收完成。對此,民間團體呼籲司法院,應當資訊充分揭露,說明AI生成系統建置、訓練的方式,以及個資保護、生成判決及其監督的機制。尤應先行公布訓練時使用的資料集,並公開與律師、檢察官等利害關係人一併試用,以供大眾檢視、評估可能的資料偏誤及風險。

此外,司法院應當加強風險評估。根據國外研究,AI可能會產生人工幻覺現象,以致於生成內容產生錯誤,且此錯誤高達四成使用者無法察覺。而有學者提出警告,AI在幫助法官評估被告的再犯風險時,複製了過往司法系統中已存在的偏見和不平等(如種族岐視),司法院如何杜絕此種可能,並未於新聞稿中提出。而使用AI的同時,如何確保公眾的知情權並保障對司法的信心,亦也是需要充分討論後提出配套,以避免產生民眾對司法不信任的風險。

最後,團體也呼籲應當加強社會溝通,除了召開公聽會,廣邀律師、檢察官、技術社群等利害關係人與會外,也應參考現行國際標準,使我國司法AI應用能與國際監管標準接軌,降低或避免可能的系統性風險,確保AI的應用能夠服膺人民基本權利保障,與「負責任人工智慧」的國際發展趨勢相符。
閱讀全文
人權的滋味-定期定額支持
讓人權變成幸福的滋味。

在某些國度,這不可說不可問更不可以想。
除了白紙一張,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而人權的滋味卻曾震懾一整個極權。

在另一個國度,人民必須敲鑼打鼓,
才能形塑濃臭刺鼻的滋味,全力對抗極權軍政府。

人權的滋味有時讓你感覺離家很近,
因為官僚與財團的怪手正聯手步步進逼。

有時離你家很遠,
因為你在異鄉會想念西藏高原的酥油茶,
你會想念烏干達親人的擁抱,
即使家園正在戰爭,你在夢中也會想義無反顧飛奔回家。

請不要輕易嘗試人權的滋味,
定期定額支持台灣人權促進會,
我們可以讓人權變成幸福的滋味。

定期定額,是對台權會最穩定的支持。人權路上,滴水穿石,請與我們一起前行。
 
定期定額
台灣人權促進會是一個長期致力於倡議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不接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所有經費皆仰賴民間捐款,尤其是小額捐款。
感謝您的訂閱,有您的支持,讓我們的工作更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