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您好,

立法院已開議,我們會努力在當前的政治局勢中,守護不可妥協的人權價值。今年,誠摯邀請您關注隱私權——我們堅信,隱私權是民主穩固的基石!健保資料庫案憲法判決指出應於三年內修法,並建立獨立監督機制與完備法制,八月是修法時限。現行個資法修法提案混淆個資長角色,缺乏有效政策工具,難以防範、監督或裁罰機關過度蒐集個資、限縮資訊自主權。RightsCon 國際數位人權大會在台舉辦,台權會不僅參與,也在會中主辦座談,並參與團體訴求,呼籲台灣政府在推動數位發展的同時,應重視數位權利與個資保護,並依國際人權標準完善相關法制。
我們認為近期警方無法源依據的跟監罷免團體成員,是便宜行事,應在依法行政基礎上加強溝通技巧,避免不必要的衝突。未來,行政機關可能進一步影響罷免公民的基本權利,台權會將持續關注。

台權會與國內外團體共同組成跨國「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at Sea」的倡議,持續推進漁工議題,我們肯定修改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但漁工勞動處境仍欠缺公平聘僱、積欠薪資、衛生職業安全條件不良、無法使用Wi-Fi等情況,呼籲政府應建立公平聘僱條件、消除薪資歧視,落實職業安全措施,確立申訴機制,追究雇主虐待責任,並保障漁工使用Wi-Fi與結社權利。
台權會持續參與每年的二二八紀念行動,記憶與學習讓我們不忘極權對人權的傷害;3月9日是西藏抗暴66週的遊行,希望有機會能在街頭與您相見。

2025台灣個資法補破網關鍵年,資訊自主守得住嗎?

今年8月正是憲法判決的三年修法期限,但個資法修法的制度設計,混淆個資長的角色定位,以及缺乏足以運用的政策工具,無法預防其他部會制定過度蒐用個資,或限縮資訊自主權的政策或法規。除此之外,目前仍未公告個資保護獨立機關組織法,無法賦予機關監督和行政裁罰的權責。我們期待,行政機關與立法院可以提供給公民社會一個完善且符合憲法判決的個資法與獨立監督機關。
閱讀全文
新聞稿|紀念228 民團:在野勢力不肯從中反省,恐摧毀民主

為紀念228事件,台權會參與由鄭南榕基金會、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等70多個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228·0遊行行前記者會。透過手語詩、行動劇,以及朗讀原住民族語、客語、台語和華語版本的行動宣言,傳達今年的遊行意涵。228事件本質是無差別地殺害一般百姓,以及計劃性抹煞當時的菁英,而當今在野勢力繼承過去的威權利益,在民主制度中傷害民權,摧毀台灣人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民主。台灣社會唯有直視過去的黑暗,才有可能邁向光明的未來。
閱讀全文
投書|法治國公務員的第一步:以法為本的執法

先前曾發生參與罷免活動民眾於活動結束後,遭便衣員警持續跟隨的事件,而信義分局雖承認警方作為不恰當,且現場指揮的分局長已自請處分,但仍須指出警方現場執法的問題所在。

無論是刑事訴訟法或警察職權行使法,都難以正當化警方跟監民眾,又拒絕表明身分及說明執法依據的行為。為改善便宜行事的執法實務,應討論如何打造一個杜絕違法的執法環境,如事前於勤務規劃與勤前教育時明示執法依據、手段及範圍,並要求員警到場時對現場群眾主動說明。在依法行政的基礎上,透過溝通技巧,減少與預防和現場群眾發稱衝突,而非如同過往僅著重於擴大權力進行鎮壓和取締,才是遵循法治國原則和邁向執勤順遂的第一步。
閱讀全文
聲明|針對台灣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的修訂建議

台權會與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 - 屏東縣漁工職業工會、高雄海星國際移工服務中心、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美國全球勞工正義和日本亞太資源中心(PARC)共同組成跨國「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at Sea」倡議運動,並肯定漁業署承諾修改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為漁業人權保障推進一步,但我們仍須指出強迫勞動的結構性問題依然持續發生於產業之中。
漁工的勞動處境存在不對等聘僱關係、遭積欠薪資、衛生職業安全條件不良、無法使用Wi-Fi等情況。因此,我們針對計畫修改提出建議,政府應建立公平聘僱條件、消除本國與外籍差異的薪資歧視,落實職業安全措施,確立申訴機制,追究雇主虐待責任,並保障漁工使用Wi-Fi與自由行使結社的基本權利。
閱讀更多
團體訴求|數位人權刻不容緩:公民團體對台灣政府提出的九大訴求

Rightscon國際數位人權大會於今年來台舉辦,由台權會與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開放文化基金會共同提出團體訴求,呼籲台灣政府重視數位治理、民主與人權。

為因應未來數位發展的嶄新挑戰,我們建議台灣政府應完善並落實個資保護制度,尊重個人健康資料的同意和控制權。針對新興科技發展,推動數位平台問責機制,推動UNGPs與人權盡職調查法落實,制定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的人工智慧或電腦輔助決策立法,並將開源、公民科技概念納入制度,作為推動公共服務和數位發展的核心目標。
閱讀更多
人人有人權,代代護台灣 


我們為何需要您的支持?
為維護台灣人權促進會的獨立性,我們不接受政黨補助或捐贈,不承接政府採購案、研究案,也拒絕任何可能影響我們獨立性的經費。我們相信,唯有來自社會大眾的支持,才能真正落實台灣應有的人權價值。因此,我們誠摯邀請您與我們同行,一起守護人權。

我們關注什麼?
我們關注影響民主參與與政治自由的法規,也關心被制度壓迫、處於不利處境的人們。
從威權遺緒的《集會遊行法》到土地開發引發的迫遷,從難民、漁工的制度漏洞到科技帶來的新人權挑戰,我們不僅研究、倡議改革,更努力溝通,讓社會理解並推動改變。

一起捍人權,護台灣
人權改革從來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次次接棒、堅持不放棄。
我們推動十年的健保資料庫案,憲法法庭最終強化隱私權保障;二十年來的難民倡議,讓當事人終於有機會在台工作、就學;桃園航空城迫遷案,居民與律師團共同爭取勝訴;遠洋漁工終於獲得11.4億Wi-Fi建置補助,並贏得美國勞工部支持。這些改變,來自每一位堅持不懈的夥伴。

定期定額,讓人權路走得更穩
我們有台北、高雄兩處辦公室、11位工作夥伴,每年下半年都擔憂資源能否支撐來年的計畫。只要 200 位新夥伴定期定額支持,我們就能穩定 50% 人事支出,讓人權工作不受限。
人權的進步,需要你的加入。請支持台權會,一起守護人權。


謝謝您的支持! 


月捐$1984|【人權立國台灣獨立】 - 回饋品擇一 
月捐$1000|【為實現人權的環境盡力】- 雪坊精品優格 10+1桶
月捐$ 500|【與當事人共護人權】 - 自然農法《山說》茶
月捐$ 350|【深化人權教育】 - 護台灣毛巾

定捐連結:https://neti.cc/l7PjpOA  
-- 
*航空城訴訟律師團由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環境法律人協會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協力

定期定額支持人權
台灣人權促進會是長期致力於倡議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不接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所有經費皆仰賴民間,尤其是小額捐款。
感謝您的訂閱,有您的支持,讓我們的工作更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