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好嗎?今年五月,是社會力迸發的一個月。台權會針對近期重要的人權議題與事件,整理出了幾篇文章與您分享。

5月下旬,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以國會多數的優勢架空國會對法案的實質討論,強行三讀立法通過有違憲疑慮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此亂象引起強烈的反彈,公民社會自主性的串聯,接連多日集結於立法院外,表達人民的憤怒和力量。儘管此備受爭議的法案已於日前遭強行三讀通過,仍邀請您點選文章了解事件爭點,並持續討論、關注此議題,與我們一同守護珍貴的民主。

轉型正義不僅是為了修復過去威權時期國家暴力的傷痕,更是為了避免人權侵害事件再次發生的重要工程。台灣雖邁入民主化進程多年,相關工作卻仍停留在打地基的階段。透過519白色恐怖記憶日,期盼社會大眾能更加認識白色恐怖歷史,並讓更多人一同關注轉型正義的嚴肅課題。

衛生福利部於今年3月預告《衛生福利資料管理條例》草案,以回應憲法法庭對於隱私權保障的要求。然而目前的草案仍有許多瑕疵與缺漏,呼籲相關單位尊重憲法保障人民權利,重新審視並修正當前草案,以保障人民的資訊隱私。

中捷事故發生至今已一年,然而相關的刑事與國家責任卻仍未釐清。公民團體除了再次呼籲政府應正視公共安全長久以來的系統性缺失與風險問題,也會持續追究本起事故的責任歸屬。

反對多數暴力破壞民主,有實質討論才是真民主:國民黨、民眾黨請正視人民的怒火

5月17日,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以國會多數的優勢,無視正當法律程序與議事規則、民主原則,強行立法通過法律條文,引起社會大眾的不滿。當天所表決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為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密室協商出的版本,未經過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逐條審查。在表決過程中,不僅無法看到法案全文,更採用「無記名舉手表決」的方式,導致民意無從對立委課責。此外,中國國民黨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的「花東交通建設三法」,不但缺乏開發案前期應先進行之各項評估與民眾參與程序,更將立法權擴權至行政權,牴觸民主社會權力分立的原則。台權會呼籲,民主的價值在於透過彼此討論與說服,找出不同意見間的平衡點,中國國民黨和台灣民眾黨應立即撤回「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刑法藐視國會罪」、「花東交通建設三法」,落實實質的討論及審查。台權會也邀請您與我們一起持續監督國會的運作,一同守護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
閱讀全文
【文章|519白色恐怖記憶日—誠實面對歷史 加速轉型正義】

1949年5月19日政府宣布戒嚴,開啟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獨裁與威權壟罩了台灣,人民失去言論、集會遊行等各方面原被憲法保障的自由權利。519是戒嚴體制的起點,也是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要時點。1986年的這一天,鄭南榕與台權會創會會長江鵬堅律師等黨外人士於龍山寺發起「519綠色行動」,抗議台灣實施戒嚴37年之久;隔年519,台灣民主運動人士於國父紀念館抗議政府制定國安法,要求解嚴。台灣的民主是經過不斷的人民抗爭爭取而來的,行政院於今年核定每年的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期盼藉此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白色恐怖的歷史以及當時國家暴力對人民的壓迫。儘管台灣邁入民主化進程已超過30年,然而轉型正義工程卻仍停留在打地基的階段。面對過去系統性的人權侵害,雖然相關檔案、資料陸續公開,卻仍沒有任何加害者為過去所犯下的錯誤負責。轉型正義不僅是為了修復過去的傷痕,更是為了避免人權侵害事件再次發生。邀請您,一同關注轉型正義的嚴肅課題。
閱讀全文
【修法意見|全面盤點「衛福資料管理條例草案」的問題】

衛生福利部於今年3月預告《衛生福利資料管理條例》草案,台權會針對資料庫建置與管控、退出及同意權行使、資料利用範圍和安全措施、內外部監督機制等面向,提出了書面意見,盤點當前草案所存在的缺失。在資料庫的建置與管控上,對涉及大規模敏感個資的資料庫建置定性不明,未能釐清使用目的、資料性質(原始資料抑或是假名化資料),且無法有效控管機關對目的外利用的申請。在退出權及同意權的行使上,草案的規範使得當事人無從知悉目的外利用情事及事後控制權行使資訊,將導致其難以察覺及保障其資訊自主;通盤以事後退出取代事前同意,未考量族群風險、不同公共利益之重大程度,也侵犯了當事人的同意權。在資料利用和安全措施的規範上,可以看到草案對於資料蒐集及利用、機關間的資料串連等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此外,草案雖強調資料經過假名化,無法辨識出身分,但仍可能透過機關間的資料串連重新識別出個人。當前的草案中仍存在侵害民眾隱私權的疑慮,相關單位應重新審視並修正當前法案,才能真正有效保障人民的資訊隱私。

閱讀全文
【聲明|510中捷、興富發公安殺人事件週年 無人負起政治責任】

去年5月10日,位於台中捷運軌道限建範圍內的興富發建設公司建案,因人員違規操作,致使塔式起重機桁架墜入捷運高架軌道,並與載客列車發生嚴重撞擊,導致可敬的人權捍衛者林淑雅教授罹難,以及15人受傷。事件發生至今已滿週年,本案的刑事責任與國家責任卻尚未釐清。相關單位的報告指出,台中市府都發局、勞動部職安署、台中捷運行控中心等在事前管理及事後處理作為上存在疏忽,這起事故明顯存在人禍因素,卻仍未有官員為此負起政治責任。一年以來,公民團體一再透過公開活動,呼籲政府不應將此次事件視為意外個案,而應正視公共安全長期以來的系統性缺失與風險問題,重新檢視相關的管理辦法、加強檢討與監管,然而制度改革訴求卻始終無法得到回應。此公安事件唯一的罹難者林淑雅曾說:「唯一可以跳出政治意識泥淖的,就是堅持人權這個概念」,在510這天,所有關注此案與不捨淑雅的公民團體共同發布此聲明,除延續淑雅遺世最重要的人權精神外,也會持續追究本起事故責任。

閱讀更多
【投書 |個資再利用的健全法制基礎建設還要等多久?】

健保署過去將民眾的健保資料以假名化的方式對外釋出,卻未取得民眾的事前同意,也不允許其在事後退出,引起公民團體質疑並申請釋憲。2022年,憲法法庭針對此案作出判決,認為在符合特殊公益性及法律保留原則的前提下,得不經當事人事前同意行使原始目的外之利用,但個人仍可以在事後請求刪除、停止利用個資,以保障人民對個資的事後控制權。衛福部日前提出的《衛生福利資料管理條例》草案,內容看似回應了憲法法庭的判決,但其程序設計與實際條文規範卻可能架空憲法保障人民的事後控制權。例如草案中並未明確要求機關在將資料作目的外使用前,應公開機關之規劃,並告知當事人其有選擇退出的權利;儘管個人得以請求停止利用,但卻不包含過去已提供目的外利用的資料。不僅如此,該草案更給予機關針對特定情形限縮當事人事後控制權的權利,卻未明確規範該當情節認定的正當法律程序。上述種種問題顯示出當前草案在程序設計、政策思維上的瑕疵,也凸顯出衛福部只為快速的替現有健保資料庫提供合法基礎,卻未尊重憲法所保障人民的資訊自主權。

閱讀更多
人人有人權,代代護台灣 

台權會關注什麼?
我們關注那些影響人們在民主社會參與政治自由的法規,也關注被制度壓迫或漏接而處於不利處境的人們。
在台灣,帶著威權遺緒的集會遊行法,仍然幽微地箝制人民自由發聲的空間。土地開發制度引發的迫遷,造成居民的痛苦與傷害,而尋求庇護的難民和遠洋漁工,則是身處於制度漏洞之中,成為不受保障的人們。科技的新興發展,也帶來更多人權上的挑戰。因此,我們不僅做研究、發聲倡議制度改革,也進行社會溝通,期待社會大眾的理解與支持,成為制度推進的重要動力。

有你一起,衛人權,護台灣
很多事情,是一棒接著一棒的不放棄,才可能看到階段性的成果。像是爭取了十年的健保資料庫案,最終憲法法庭作出判決,強化人民隱私權的保障。在難民議題上,經過二十年的倡議,去年取得部分成果,當事人將有機會享有在台工作、就學的權利。被徵收家園的桃園航空城居民,在當事人堅持與律師團的努力下,獲得勝訴的判決。我們與漁工工會組織合作,促成行政院提升11.4億預算補助遠洋漁船架設Wi-Fi,並獲得美國勞工部的公開支持。

請你支持,讓台權會的步伐走得更穩  
無論事情有多艱難,只要錯誤的法規制度還在,我們就願意投入努力,想盡辦法讓改變發生。人權工作,是我們熱情的所在,但不諱言「錢」也是我們心頭的重擔。如果你認同台權會努力的方向,請用定期定額支持我們。

台權會目前有台北、高雄兩個辦公室,以及11位工作人員,每到下半年總會擔心今年收支能否平衡,有沒有足夠的資源做來年的工作規劃、要取捨哪些安排。因此,我們希望定期定額能夠負擔50%的人事開支,讓財務更穩定,大約200位新的定捐夥伴支持,就能讓我們的步伐走得更穩。

謝謝您的支持! 


月捐$1984|【人權立國台灣獨立】 - 回饋品擇一 
月捐$1000|【為實現人權的環境盡力】- 雪坊精品優格 10+1桶
月捐$ 500|【與當事人共護人權】 - 自然農法《山說》茶
月捐$ 350|【深化人權教育】 - 護台灣毛巾

定捐連結:https://neti.cc/l7PjpOA  
-- 
*航空城訴訟律師團由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環境法律人協會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協力
定期定額支持人權
台灣人權促進會是長期致力於倡議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不接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所有經費皆仰賴民間,尤其是小額捐款。
感謝您的訂閱,有您的支持,讓我們的工作更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