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活動目前未開放報名(尚未開始或已截止)。
「我們要的是勞動力,來的卻是人。」-瑞士作家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

台灣自1980年代末開始,陸續開放產業移工、社福移工與外籍漁工後,便有許多自東南亞的人們遠赴他鄉來到台灣,只為了能夠賺錢獲得更好的生活。不管是在漁港內忙著曬網,整理漁船的漁工;加工出口區裡,許多在宿舍與工廠之間成群結隊的移工;又或是在社區的公園裡看到許多推著輪椅,照護年長者的看護工等,都是台灣人熟悉的日常風景之一。

在這樣的風景之下,大家也可以發現身邊的街道逐漸出現了東南亞特色的店家或攤販。像是當地的風味小吃店、充滿東南亞商品,有著琳瑯滿目無奇不有的雜貨店、或是猶如小型百貨公司,充滿各種家鄉舶來品的商業大樓等。而進入其中,迎面而來的也是充滿著移工們的家鄉話以及各種豐富的食材香味。
身在台灣的我們看著這一切,又是怎麼樣的感觸呢?是覺得豐富了台灣的多元文化,抑或是覺得日常生活逐漸遭受侵蝕?但話說回來,我們又是否真的有認真去看待過這群已在我們身邊生活30年以上的人們呢?

我們希望透過本次講座,邀請長期關注外籍移工議題的官安妮,以及長期在移工社群報導及深度經營的吳庭寬,和我們談談在台移工們如何在台灣落地,長出屬於他們家鄉的文化特色,而他們彼此之間又是如何串聯在一起,進而成為一股新興的社群力量。
2022-09-22 19:00   至   21:0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2022-09-01 13:00   至   2022-09-21 12:00
806-104 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二路157號10樓之4



時間|09/22 (四) 晚上19:00-21:00
地點|台灣人權促進會 (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二路157號10樓之4)
主持| 林彤(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主任)
與談|吳庭寬(藝文工作者)
   官安妮(1095東南亞文史工作室 創辦人)

「我們要的是勞動力,來的卻是人。」-瑞士作家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

台灣自1980年代末開始,陸續開放產業移工、社福移工與外籍漁工後,便有許多自東南亞的人們遠赴他鄉來到台灣,只為了能夠賺錢獲得更好的生活。不管是在漁港內忙著曬網,整理漁船的漁工;加工出口區裡,許多在宿舍與工廠之間成群結隊的移工;又或是在社區的公園裡看到許多推著輪椅,照護年長者的看護工等,都是台灣人熟悉的日常風景之一。

在這樣的風景之下,大家也可以發現身邊的街道逐漸出現了東南亞特色的店家或攤販。像是當地的風味小吃店、充滿東南亞商品,有著琳瑯滿目無奇不有的雜貨店、或是猶如小型百貨公司,充滿各種家鄉舶來品的商業大樓等。而進入其中,迎面而來的也是充滿著移工們的家鄉話以及各種豐富的食材香味。
身在台灣的我們看著這一切,又是怎麼樣的感觸呢?是覺得豐富了台灣的多元文化,抑或是覺得日常生活逐漸遭受侵蝕?但話說回來,我們又是否真的有認真去看待過這群已在我們身邊生活30年以上的人們呢?

我們希望透過本次講座,邀請長期關注外籍移工議題的官安妮,以及長期在移工社群報導及深度經營的吳庭寬,和我們談談在台移工們如何在台灣落地,長出屬於他們家鄉的文化特色,而他們彼此之間又是如何串聯在一起,進而成為一股新興的社群力量。
   
贊助|主婦聯盟合作社 公益金

#免費活動歡迎參與
#本次為實體講座同步線上直播
#直播連結將於活動前寄送

806-104 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二路157號10樓之4
電話: 075506522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