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人權講座】課綱「危」調「危」在哪裡?

 
主題:課綱「危」調「危」在哪裡?
日期:9月15日(二)19:00
講師:涂予尹(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教育對於人格的養成有重大的影響,受到的教育不同,培養出來的人格特質可能也不一樣。除了家庭教育外,校園教育也是教育重要的一環,在校園中可以從和同儕間的互動學習如何和人相處,也可以藉由課堂的教學習得更系統的知識,進而尋找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潛能天賦。因此教科書的編排與選擇,對於一個人的人格成長而言,或許不算是「最重要」,但應該也是「很重要的小事」了,不能不謹慎。然而最近政府通過之103課綱,卻爭議不斷。

有的人認為「課綱之修改程序不符民主與專業」。現行課綱本來均交由大學教授與高中教師組成課綱委員會決定,並經試教後驗證內容對於教學的影響。但現在由檢核小組進行的調整,無視於課綱委員會的決定,私下決定後頒布,推翻了課綱委員會的共識決。檢核小組成員來源複雜,未具備專業。事後又迴避將檢核小組的完整成員及會議內容向外界公開。

有的人認為「檢核小組成員背景有爭議」。從政治理念背景而言,檢核小組成員均遭到質疑此次課綱修改背後有強烈政治動機,因其多為認同兩岸統一之政治理念。又小組成員中幾乎沒有以台灣史為專業的研究者,連歷史學者的比例都很小,卻大幅改寫了先前由二十餘位專業歷史學者共同決議的101課綱,專業性有疑慮。

有的人認為「政治過度干預學術」。支持者認為,教育的內容必須符合中華民國憲法,避免台獨,教科書必定是要為政治服務,國家民族的立國精神服務,課綱修定的目的在於避免台灣年輕人對國家認同混淆。反對課綱修定者認為,課綱內容需要反映出學界新近的研究內容及成果,避免政治力介入。

在各種面向的討論與資訊中,我們不禁要問,回歸問題的根本,課綱「危」調「危」在哪裡?

載入中…

 

活動日期: 
2015/09/02 -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