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權教育的列車上,能夠看見什麼?
目前就讀台師大台文系的大四學生陳意茹,積極參與客語復振和轉型正義的行動,希望將台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的歷史與語言重新找回來,並透過自身努力落實於日常。因為喜歡繪畫,也期待議題呈現不應只是艱澀文字,而是真正引發社會大眾的好奇,讓更多人願意親近議題。因此,意茹經常負責文宣設計,也從中獲得了很多成就感。
意茹與台權會的緣分,源於高三畢業的暑假,當時在南部辦公室擔任志工。北上讀書後,四年來持續在暑假期間參與高校人權營的營隊事務,擔任組長帶領學員進行討論,協助營隊進行。過去擔任台權會志工的經驗,不僅帶給意茹很多議題知識,也擁有更多機會接觸其他NGO組織,甚至因「參與台權會」的共同經驗,迅速拉近與夥伴之間的距離,結交一群同樣關注議題的好朋友。
駛向下個世代的人權教育列車
當我們問起意茹,你期待未來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意茹希望自己成為一位教師,在教學現場傳遞人權意識。四年來參與台權會營隊事務,以及接觸不同NGO組織的累積,學習到如何與學生互動,並期待自己有能力規劃具有人權意識的教案內容,將人權意識融合實際教學需求。
培育人權行動者,延續人權運動與公民社會量能
持續推動人權教育,能引領許多像意茹這樣關注議題的青年,在成長過程裡探索自身在人權運動裡的角色,不僅為公民社會挹注嶄新能量,人權運動也得以接棒傳承。
邀請您,為人權教育的推動一起努力!買一張車票,讓人權教育列車走的更長、更遠,讓更多青年學子投入人權運動與公民社會。
|